在不影响推力轴承磨床的轴承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在径向上对静压轴承的校正力。这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油压凹穴形成为横跨拐角,轴向表面上的油压凹穴产生校正力,径向表面上的油压凹穴承受推力载荷。因此,可以在不改变油压凹部的径向表面的尺寸的情况下改变轴向的尺寸,从而在不改变推力轴承的轴承性能的情况下改变校正力的尺寸。
校正力的大小可以由校正力加压部分设定,而不影响径向静压轴承磨床的轴承性能。 此外,基于校正力按压部,仅通过使形成在圆周方向上的一个油压凹穴的轴向宽度不同来执行从滑轮部作用在旋转轴体上的力的方向上的校正力的减小/消除,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作为优选结构,主轴装置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首先,校正力加压部分具有在径向上面向旋转轴的轴向表面和在轴向上面向旋转轴的径向表面,校正力加压部分的油压凹穴形成在能够一起承受旋转轴的推力载荷的位置,并且轴向表面与径向表面相交的拐角部分横跨轴向表面和径向表面,轴向表面的油压凹穴产生校正力,径向表面的油压凹穴承受推力载荷,并且校正力加压部分的油压凹穴从供油源供应。在轴支撑件的轴向表面(径向表面)和径向表面(推力表面)相交的拐角处形成油压凹穴。
结果,一个油压凹穴可以具有相对于轴支撑的推力轴承功能和相对于径向静压轴承的校正力产生功能。 作为校正力加压部分的油腔轴向宽度的变化意味着从推力轴承的角度看油腔深度的变化,但是油腔深度的变化不影响推力轴承的支撑力。